杂诗二首?其一
曹丕
漫漫秋夜长,烈烈北风凉。
展转不能寐,披衣起彷徨。
彷徨忽已久,白露沾我裳。
俯视清水波,仰看明月光。
天汉回西流,三五正纵横。
草虫鸣何悲,孤雁独南翔。
郁郁多悲思,绵绵思故乡。
愿飞安得翼,欲济河无梁。
向风长叹息,断绝我中肠。
……
赏析:
《杂诗其一》是曹丕诗歌中的佳作,以细腻笔触和真挚情感,生动展现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孤独、思乡之情以及内心的无奈与痛苦。
1、借景抒情,营造氛围
秋夜之景渲染愁绪:诗开篇“漫漫秋夜长,烈烈北风凉”,描绘出秋夜漫长无尽、北风呼啸寒凉的景象。“漫漫”突出秋夜的漫长难捱,“烈烈”则强调北风的凛冽,这种对秋夜的描写,营造出一种寒冷、孤寂的氛围,奠定了全诗愁苦的基调。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,内心的愁绪油然而生,为下文抒发情感做了有力铺垫。
自然意象强化孤独:“俯视清水波,仰看明月光。天汉回西流,三五正纵横。草虫鸣何悲,孤雁独南翔。”诗人通过俯仰之间的视角转换,描绘了清水波、明月光、银河西流、星斗纵横等夜空之景,又以草丛中悲鸣的草虫和独自南飞的孤雁为点缀。这些自然意象共同构建出一幅清冷、寂静且充满孤独感的画面。草虫的悲鸣、孤雁的独翔,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具象化,强化了诗歌的情感氛围。
2、细节描写,刻画心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