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中诗十六章·其十二
潘岳
在昔周室,亦有猃狁。
宣王中兴,用伐猃狁。
诗人歌之,以袪其愤。
既克猃狁,孔修文德。
今我圣皇,赫然斯怒。
爰整其旅,如鹰如鹯。
截彼朔土,因以骋武。
截彼朔土,乃执丑虏。
……
赏析:
《关中诗十六章·其十二》通过回顾周朝与猃狁的历史,类比晋朝当前局势,展现晋朝皇帝的御敌决心和行动,表达对晋朝战胜外敌的期望,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现实关照。
一、主题思想
1. 借古喻今,点明威胁:开篇“在昔周室,亦有猃狁”,诗人回溯周朝历史,指出周朝曾面临猃狁威胁,借古喻今,暗示晋朝如今同样遭遇边疆少数民族侵扰。“宣王中兴,用伐猃狁”,以周宣王征伐猃狁的成功案例,为晋朝应对外敌提供历史参照,表明面对侵略应积极抵抗,同时为下文描述晋朝举措做铺垫。
2. 强调文学与治国策略:“诗人歌之,以袪其愤”,说明文学在记录历史、抒发民众情感方面的作用,反映出人们对国家抵御外敌的关注与情感表达。“既克猃狁,孔修文德”,展现周朝在军事胜利后重视文德教化,巩固国家统治,强调军事与文化德政结合的治国理念,为晋朝提供借鉴。
3. 彰显晋皇决心与行动:“今我圣皇,赫然斯怒”,生动刻画晋朝皇帝面对外敌的愤怒,体现其扞卫国家尊严的决心。“爰整其旅,如鹰如鹯”,描绘晋朝皇帝迅速整顿军队,将军队比作鹰、鹯,展现军队的勇猛与行动的果断。“截彼朔土,因以骋武”和“截彼朔土,乃执丑虏”,表明晋朝军队将在北方边境展开军事行动,拦截敌人并擒获敌虏,突出军事行动的目标与信心。
二、艺术特色